健康讲座涉及身份造假与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分析
2025-04-03
21
群管WX号:liuguijunpz
本草益寿刘贵军真相交流群
学习进群讨论,广告勿扰


健康讲座涉及身份造假与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分析


一、可能触犯的刑事责任


虚假广告罪‌
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二十二条,若健康讲座中讲师身份造假、虚构药品功效,并通过广告形式进行虚假宣传,情节严重者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并处或单处罚金‌。例如,冒充“专家”身份兜售药品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“虚假广告罪”‌。

诈骗罪‌
  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虚构身份、夸大疗效等手段骗取消费者财物,可能构成诈骗罪。如“降糖神药”诈骗案中,主犯申某某因组织300人团队冒充医学专家推销假药,涉案金额超2亿元,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‌。类似案件中,若涉案金额巨大或情节恶劣,量刑可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‌。

生产、销售假药/劣药罪‌
  若讲座中推销的药品实际属于假药或劣药,且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,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致人死亡或情节特别严重的,最高可判处死刑(《刑法》第一百四十一条、第一百四十二条)‌。

二、面临的行政处罚
罚款与吊销执照‌
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八条和第二十条,虚假宣传行为可被监管部门责令停止,并处20万至200万元罚款;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‌。例如,保健品夸大疗效的虚假宣传案件通常适用此类行政处罚‌。

广告业务限制‌
  《广告法》规定,发布虚假广告的市场主体可能被暂停广告发布资格,甚至永久禁入相关行业‌。

三、民事赔偿责任
  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购买无效产品或遭受健康损害时,可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主张“退一赔三”,最低赔偿500元。若因延误治疗或服用伪劣药品导致健康受损,还可索赔医疗费、护理费、误工费等实际损失‌。例如,“降糖神药”案件中,司法机关追回1.15亿元赃款用于退赔受害人‌。


四、典型案例与执法趋势

身份造假与虚假宣传叠加处罚‌
  如某健康讲座团伙冒充“国家老龄委”名义,虚构“洋格纳纯元粉”能治疗癌症,最终被检察机关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,并承担高额民事赔偿‌6。

从严打击涉农、涉老领域犯罪‌
  最高法、最高检近年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,针对老年人、病患等弱势群体的虚假宣传行为,司法机关倾向于从重处罚,并注重经济制裁(如高额罚金)与赃款追缴‌。

结语
  健康讲座中的身份造假、夸大疗效等行为已形成“宣传—销售—售后”的完整犯罪链条,可能同时触发刑事、行政和民事责任。消费者应警惕“包治百病”“专家背书”等话术,监管部门亦需加强讲座备案审查与广告内容监测,从源头遏制此类违法行为‌。

友情提示:
回复评论,系统自动显示课程详细链接
边学边评论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
学员印象:
留言评论区
声明:
1.以上内容仅代表评论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2.未经授权,本平台案例禁止任何转载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3.请大家选择官方渠道解决消费纠纷,不要轻信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办理退费以免受骗,请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,更不要给陌生人汇款,谨防被骗,如遇诈骗请及时报警。
评论成功!
多关注回复了解更多真相!
被骗进群收集证据
分享更多人